談談輕鋼結構防護技術現狀
1.輕鋼結構建筑的防腐
輕鋼結構建筑的防腐可分為鋼構件的防腐和圍護系統的防腐兩大部分
(1)鋼構件的防腐
鋼構件的防腐處理大部分在工廠制作時完成北方地區或者比較干燥的環境,也可以增加底漆一道干膜厚度達到70-80微米,取消中間漆。
防腐處理可分為除銹→涂底漆→中層漆→面漆幾個工序來完成。根據輕鋼結構建筑的用途、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的不同,來確定防腐方案和各個工序的基本要求。
拋丸(或噴砂)處理的鋼構件表面一般要達到國家標準Sa2.5級以上,最低不低于Sa2級,處理后的構件8小時內要開始涂刷底漆,底漆一般采用紅丹醇酸防銹底漆、無機富鋅底漆和環氧富鋅底漆,防腐能力較好的是富鋅底漆,干漆膜中鋅粉含量可達到80%以上,起到很好的陰極保護作用,防止電化銹蝕。中間漆多采用鱗片狀的中層漆,漆膜顏料呈層狀排列,可以提高涂層的屏蔽作用,加大了水汽、二氧化碳滲透阻力,起到了增強防腐蝕效果的作用,而面漆多采用醇酸調合漆、脂肪族聚氨脂漆,或防腐蝕性能更好的環氧面漆和氟碳漆。
就我們國內的現狀來看防腐工藝的要求和材料的選用,大同小異,而防腐涂料本身的質量,卻是大相競庭。同一種油漆不同的生產廠家不同的品牌,甚至同一種品牌的質量和價格相差很大,因為油漆的生產廠家以小、散、低的私營企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而一些不規范的鋼結構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不惜犧牲質量而選用低檔次的防腐涂料,造成了工程質量的低劣。[1]
(2)圍護系統的防腐
圍護系統的防腐,主要是彩板部分,它的表面涂層的處理是在彩板的專業制造廠家完成的。作為輕鋼結構建筑的設計和生產廠家,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建筑用途、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選用不同的品牌、型號和表面特性,常用的彩板品牌和生產廠家有上海寶鋼、澳洲BHP、臺灣燁輝、韓國樸相等等。
輕鋼結構建筑的防火
鋼結構的銹蝕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是一種由表及里的破壞,易于直接觀察,所以常常會受到重視,而火災是一種突發性的事件,防火是對這一突發事件的預防措施,如果不發生火災,也許昂貴的投資永遠都發揮不了作用。再就是因為鋼結構本身不會燃燒,所以從表面上看輕鋼結構建筑應有很好的防火性能。因此,人們往往會懷有僥幸心理,而忽視了防火的重要性。事實上防火能力差恰恰是輕鋼結構建筑的一大弱點,鋼結構建筑如果遇到火災,一旦火情使周圍環境達到一定的溫度,鋼構件將在瞬間失去80%的機械強度,造成建筑物的倒塌。9.11恐怖事件中,美國的國貿大廈雙子座大樓瞬間倒塌,就是因為大火使鋼結構失去了強度而造成的。在國內也不乏由于火災而引起的鋼結構建筑垮塌的事例,如天津市體育館火災、上海文化廣場火災、北京友誼火災等等,所以就輕鋼結構的防護而言防火與防腐缺一不可,甚至防火比防腐更為重要。